趁著上班前的上午,忍著微恙的不適,耐著酷熱的溫度,又經過迷宮般的地下道,踏上手扶梯,竄出地面,遲了幾分鐘來到了赴約的Moca。(提句不相關的話,要與朋友約見面的話,最好時間快到時約愈準,例如今天約明天,時間不合也就算了,時間許可,一拍即合。)
於是我與學姊碰面後,很順利地進到展場。記得上次也是最後兩天要去看攝影展,被排隊的人潮擠到外頭,那天還不是假日喔,也不是暑假。我說啊,台北人怎麼那麼閒?即使都是學生啊?怎麼那麼閒?放著大好的早晨不在家睡大頭覺?總之,隔著黑黑密密麻麻的人頭,我敗興而歸。
這次葉錦添個展,星期六早晨很順利地進去參觀了,似乎沒什麼人。參觀到一半,遇到導覽小姐帶的導覽團。原來大家都聚在這裡了。仔細一看,大家幾乎都是年輕人,有些人胸前掛著不斐的相機,有些人穿著流行的丹寧連身褲,帶著荷葉蕾絲邊,有人不懂得禮貌地擦撞了我的手臂,有些張著好奇的眼睛觀看莉莉。我探頭看看她的腳趾,嗯,雖然沒擦指甲油,但還算乾淨。
看了莉莉的旅程短片,最後又看了幕後特輯的短片,聽聽葉錦添濃濃的廣東腔。當代藝術啊,年輕人接受度很高,沒看到年紀層較大的觀眾,不知道他們的接受度如何。或許當代藝術也較貼近年輕人的心境,他們的人生才剛開始,什麼都有可能,什麼素材都可以,一副隨時可以排除萬難買下喜歡的週邊商品,一副隨時可以拿起相機或手機,煞有其事地拍下可自由拍攝的展覽,一副年輕人的態度。我說啊,連製作團隊都是年輕人,只有葉錦添是有點年紀的吧,不過他也算是「年輕」,結語是「年輕」的當代藝術。
我以為會展出葉錦添設計的衣著,結果嚴格來說,只有三件,衣服上昏暗的燈下,還垂下幾縷蜘蛛絲。整場展覽,印象最深的有兩項,一是莉莉的太陽眼鏡,那眼鏡款式真是好看,或是說戴在莉莉臉上真好看,讓我又萌發想買太陽眼鏡的念頭。二是Summer Wine為背景的城市漫步黑白短片,那一頭Curly Hair老擋著鏡頭,在城市的街道裡漫無目的地移動。城市裡的喧閙,與心靈的空虛、寂寞形成極大的對比,即使到處是人、到處是店,仍像空漠的曠野。
說到這裡,我想起莉莉的髮型和我很像,因為summer,我才想剪短到脖子以上,現在又有點長了。老實說,對這樣的髮型及其呈現出來的效果、效應,我不太滿意。我決定下次嘗試個成熟的髮型,然後挑副太陽眼鏡,應該夠Charming了吧。